综合百科

新刑法对虚开增值税专用罪的量刑标准

一、新刑法对虚开增值税专用**罪的量刑标准

虚开增值税专用**的,处三年以下***或者拘役,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;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***,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;虚开的税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,处十年以上***或者***,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。

单位犯本条规定之罪的,对单位判处罚金,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,处三年以下***或者拘役;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***;虚开的税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,处十年以上***或者***。

二、虚开增值税**犯罪未遂问题

有人认为,虚开增值税专用**犯罪的目的是为了非法抵扣税款,如果行为人仅虚开了增值税专用**而没有非法抵扣税款,则应认定为犯罪未遂。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。因为我国刑法第205条第4款已明确规定,虚开增值税专用**是指有为他人虚开、为自己虚开、让他人为自己虚开、介绍他人虚开行为之一的。行为人只要实施上述四种行为中的一种,且达到定罪标准的,即可构成虚开增值税专用**罪。所以从立法的角度可以看出,虚开增值税专用**犯罪是行为犯,而非其他犯罪类型。因此,只要行为人虚开了增值税专用**,即使没有能够抵扣税款,仍属犯罪既遂,而不能认定为未遂。那么虚开增值税专用**犯罪有无未遂形态?我们认为虚开增值税专用**犯罪一般不存在未遂,但如果行为人在虚开过程中,还没来得及将虚***行为完成即被查获,这种情况是可以认定为未遂的。

不法分子利用虚开的增值税专用**用于抵扣税款从而不交或少交增值税,或用于骗取出口退税,危害税收管理秩序,扰乱同类市场经营主体之间的公平竞争秩序,给国家造成重大税款损失。实践中,虚开增值税专用**行为既可以是为骗取国家税款的目的,也可以是不以骗取国家税款的目的,且二者的社会危害性相差甚大,如果不加区分,都按照同样的定罪量刑标准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,显然有失公允。

相关文章

  • 重大疾病保险的定义?
  • 保险买哪个保险公司比较好?
  • 结构性存款是什么意思?结构性存款的预期收益高吗?
  • 手机银行转账被骗如何追回?
  • 建设银行信用卡账单日当天刷卡什么时候还款?
  • 中国平安险种介绍
  • 博时安盈债券C安全吗?
  • 小树时代怎么样 小树时代可靠吗
  • 股票分红需要持有一年吗?股票持有多久才能分红?
  • 余额宝升级入口在哪?升级后有什么好处?
  • 江南style歌词是什么意思
  • 房地产销售基础知识
  • 红包的由来
  • 跟女朋友一晚上3次会不会肾亏,需要恢复几天
  • 春节手抄报内容20字
  • 东方金字塔在哪个城市
  • 剑与远征黄金追夺战攻略
  • 禁毒工作的治本之策是哪项?
  • 光明vs黑暗之魔王复苏2 7最终版
  • 火影忍者漫画662:最新章节免费阅读